科研课题结题论文
计算机工程管理科学科研申请书
体育艺术科研立项申请书
电力电工科研课题申请书
中小学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申请书
护理护士保健职称课题
医学药学科研立项申请书
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申请书
经济管理研究项目计划书
档案图书馆科研立项申请书
水利交通工程论文代写代发表
建筑工程职称论文代写代发表
NSFC项目申请书代写
NSFC申请攻略申报书代写
代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项目标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政策
代写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问题研究
·医学临床 ·经济财会
·政治法律 ·教育体育
·文学艺术 ·计算机
·基础医学 ·药学生物
·建筑电气 ·语言文化
·工学工程 ·护理康复
·写作经验 ·格式范本
名称:研友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51643725@qq.com
地址:广东中山市孙文中路2号
网址: www.zzss8.com
商务QQ:51643725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文学艺术
总分馆制下中心图书馆的可接近性究——基于江苏省三级中心图书馆的调研
添加时间: 2020-7-11 15:29:1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201

殷亚丽 陆玉莹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文化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摘要:本文基于对江苏省省、市、县三级中心图书馆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心图书馆的可接近性。研究发现,中心图书馆拥有一定的远距离高频率用户,0-5岁低幼龄儿童、65岁以上老人、农民群体极少使用中心图书馆服务,中心图书馆存在服务参与偏差、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总分馆制下提高中心图书馆可接近性的对策。

    

关键词:总分馆制;可接近性;中心图书馆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Central Library under the center-branch library system --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ree Central Library of Jiangsu province

YIN Ya-Li; Lu Yu-Ying

school of culture management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Nanjing Jiangsu 211172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provincial, city and county’s central library of Jiangsu Province. Analyze the accessibility of central library. Study found that the central library has a certain range of high frequency users; Young children 0-5 years old, 65 years old, farmers rarely use the Service of center LibraryThe center library has the problems of service participation bias and low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in center-branch system to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central library.

   

Keywords: center-branch library system ; accessibility; central library
 

作者简介:殷亚丽(1982—),女,汉族,湖北安陆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  址:江苏南京江宁区弘景大道3666号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文化管理学院 手  机:18952026766

一、 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

(一)缘起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级、社区级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省、市、县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相对安静、符合安全和卫生及环保标准、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良好的区域均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1]20世纪末期发展建立起来的区域图书馆联盟体系下,这些馆藏、设备、技术、人员力量最雄厚、最集中并处于领导地位的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图书馆,其他依据服务需要在城市各区域建立的图书馆成为其分馆。总分馆通常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中设一个总馆或中心馆,其他馆作为这个总馆的分馆,总馆对分馆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分馆是总馆派出的一个机构,专门从事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有高度统一的协调管理、严格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事业发展统筹规划,且严格按照服务人口的数量设立图书馆服务网点。[2]

总分管制的建立有助于形成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而“业务协同”是总分馆制度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业务协同”是指不同规模的图书馆生产不同层次的图书馆服务,每个图书馆要有能力提供整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即实现不同图书馆服务在最具有规模效益的图书馆生产,而不同图书馆服务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实现共享,读者在体系中任何一个图书馆都能享有平等的图书馆服务。3中心图书馆在整个区域图书馆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该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领头羊,其比较优势突出,规模效益明显。研究区域性中心图书馆,发挥总馆及各分馆比较优势,可以更好地提供满足大众需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对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满足人民基本阅读需求是我国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直接目的,富有效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必须首先与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文化需求、消费习惯等有效衔接,可接近性是民众选择使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所普遍关注的,是提出总分馆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评估图书馆开放性的重要指标。从可接近性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心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对改进中心图书馆服务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其比较优势。

(二)基本情况

为了解江苏省中心图书馆设施服务情况,民众对江苏省各级中心图书馆服务及设施的使用情况,调研组在2015年暑期组织学生对南京市、无锡市、江阴市、宜兴市四地馆藏、设备、技术、人员力量最雄厚、最集中并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心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江阴图书馆和宜兴市图书馆进行了问卷调查。为尽量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调查采用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在76日至713日、81日至87日每天9:0011:0013:0016:0018:002100三个时间段于图书馆馆内借阅室(包括少儿借阅室)、阅览室、自修室和大厅进行了随机问卷发放。其中南京图书馆发放问卷320份,无锡市图书馆发放问卷210份,江阴图书馆和宜兴市图书馆各发放问卷60份,共回收问卷622份,有效问卷597份,问卷有效率为95%。省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样本数为199份(占33%),地级市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样本数为199份(占33%),县级市图书馆(江阴图书馆99份,宜兴市图书馆100份)样本数为199份(占34%)。问卷基本是由调研组成员亲自发放和现场回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是这次问卷调查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受访者近90%为本地人,有效问卷中被访者的性别比例基本相当,女性稍多;从受访者年龄段分布的比例来看,多数集中在13-40岁的群体;被访者的文化层次整体较居中,大专、本科层次的受访者占57%,中学、中专层次受访者的比重为32.5%;受访者的职业主要为学生和企业员工,分别占52.7%22.3%,其他还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农民、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等不同职业群体。受访者收入结构总体趋向分散,中下收入者居多,10001元及以上收入者仅占5.6%,因此本次调查的数据基本上体现了普通群众使用中心图书馆的情况。

1:受访者的基本统计特征  

统计指标

人数

统计指标

人数

性别

268

45.3

职业

学生

314

52.7

324

54.7

公务员

10

1.7

年龄

14岁以下

8

1.3

教师或科研人员

48

8.1

13-18岁

166

27.8

企业员工

133

22.3

19-25岁

215

36

农民

1

.2

26-40岁

143

24

个体工商户

28

4.7

41-60岁

56

9.4

自由职业者

30

5

65岁以上

9

1.5

其他

32

5.4

2014年月均收入

1000元以下

121

28.2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16

2.7

1001-2000元

43

10

中学、中专

193

32.5

2001-3000元

35

8.2

大专、本科

338

57

3001-5000元

127

29.6

研究生及以上

46

7.8

5001-10000元

79

18.4

居住地

本地

528

89.9

10001元以上

24

5.6

外地

59

10.1

二、中心图书馆的可接近性分析

可接近性主要指城乡居民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利用服务的空间距离、交通成本、时间成本时阻碍城乡公民的服务利用行为,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提供服务时是否存在技术性歧视和态度性歧视,是否排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利用。4

(一) 时间成本对可接近性的影响

    居民到图书馆利用服务的时间成本能从侧面反应居民从居住地到图书馆的空间距离;同时,时间成本同样能反应民众通常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图书馆,即利用图书馆服务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是城乡居民到公共图书馆时阻碍其服务利用行为的根本因素。20世纪70年代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中就是通过出行时间对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提出要求的。因此,可以通过了解到馆民众从居住地到图书馆花费的时间对利用图书馆服务的情况,分析中心图书馆的可接近性。

为保证所选样本在到馆频率上具有一定代表性,问卷选择76日至713日,81日至87日每天9:0011:00、下午13:0016:00、晚上18:002100三个时间段随机发放。从“您从居住地到本图书馆需要多长时间”上看,“半小时以内”样本数量最多,占46.9%,“半小时至1小时”次之,占41.3%,“12小时左右”和“2小时以上”样本数量急剧减少,仅占总样本数的11.8%。到馆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民众多不倾向于使用该图书馆服务。时间成本对民众入馆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中心图书馆应该服务于从居住地到图书馆采用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民众。

20世纪末期在华东地区出现并逐渐推广的总分馆制度,为远距离民众就近获取书籍提供了便利。总分馆制下的图书流通站、社区服务点、流动图书车等图书馆延伸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图书馆“服务半径”的问题,满足民众对公共开放性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但总分馆制难以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根本性地解决公共图书馆可接近性问题。多数图书流通点对文献资源的配置及更新只有数量上的规定和要求,或尽可能让流通服务点人员参与选书,而不是从读者的需求出发配置文献资源。这样的配置方式会使图书供给和读者需求之间出现偏差,容易出现每年向各延伸服务点配送的书籍借阅率不高,或读者需要的中心馆文献难以从延伸服务点获取的问题。虽然公共图书馆需要发挥引导民众阅读的作用,但满足读者的需求才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

(二)时间成本对到馆频率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您从居住地到本图书馆需要多长时间”与“您平均每月来图书馆的次数”间的相关性,利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比较均值”-“单因素 ANOVA”分析。表2显示,“您从居住地到本图书馆需要多长时间”与“您平均每月来图书馆的次数”p值为.0000.05,有显著相关。表3SPSS所输出的Scheffe法在此之后检验结果,其结果显示2小时以上”距离的民众平均每月来图书馆的次数(月均9.2次)显著高于“半小时以内”(均值差=.511)及“半小时至1小时”(均值差=.604)距离的民众(月均4.9次)。虽然使用图书馆服务的时间成本较高,但从居住地到图书馆“2小时以上”的到馆民众平均每月来馆次数远多于“半小时以内”及“半小时至1小时”的到馆民众,而并非是距图书馆越近来馆次数越多。目前采用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占95%以上。5从居住地到图书馆2小时以上”的到馆民众亦通常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到达图书馆,其居住地距中心图书馆的距离远超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服务半径(9km),这部分人群依然成为中心图书馆的受众之一。

表2:单因素方差分析

您平均每月来图书馆的次数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10.836

3

3.612

8.896

.000

组内

220.480

543

.406

总数

231.316

546

3:多重比较

因变量: 您平均每月来图书馆的次数

(I) 您从居住地到本图书馆需要多长时间

(J) 您从居住地到本图书馆需要多长时间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Scheffe

半小时以内

半小时至1小时

.094

.058

.457

-.07

.26

12小时左右

-.211

.115

.340

-.53

.11

2小时以上

-.511*

.127

.001*

-.87

-.15

半小时至1小时

半小时以内

-.094

.058

.457

-.26

.07

12小时左右

-.304

.116

.076

-.63

.02

2小时以上

-.604*

.128

.000*

-.96

-.25

12小时左右

半小时以内

.211

.115

.340

-.11

.53

半小时至1小时

.304

.116

.076

-.02

.63

2小时以上

-.300

.162

.329

-.75

.15

2小时以上

半小时以内

.511*

.127

.001*

.15

.87

半小时至1小时

.604*

.128

.000*

.25

.96

12小时左右

.300

.162

.329

-.15

.75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两类民众到中心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借还书及查阅书刊(电子资源);到馆查阅书刊(电子资源)、参加公益活动、娱乐休闲的比重基本相当;到馆时间1小时以内”民众来馆借还书及教育培养孩子的比重明显高于到馆时间“2小时以上”民众(见表4)。由于来馆时间较短,相对方便,到馆时间“1小时以内”民众较易将中心图书馆当作“个人书房”、“教育中心”。到馆时间“2小时以上”的民众来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查阅书刊(电子资源)。区域中心图书馆往往在馆藏数量上具有较大优势,同时一些特藏、专题文献、最新期刊、工具书、电子数据库等均有不外借、馆内访问的限制,这成为了以查阅书刊(电子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远距离高频用户到馆的主要原因。

     来馆目的

到馆时间      

借书或还书

查询或阅览书刊(电子资源)

教育培养孩子

参加公益活动

娱乐休闲

其他

1小时以内

43.3%

36.7%

17.3%

8.5%

12.2%

0.6%

2小时以上

31%

34.5%

10.3%

6.9%

10.3%

0.3%

4:不同到馆时间来图书馆目的

(三)社会弱势群体的可接近性分析

从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借阅规则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看,样本图书馆不存在对特殊民众的技术性歧视和态度性歧视,中心图书馆不排斥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然而,从调查样本中该群体使用图书馆的数量看,中心图书馆在弱势群体的可接近性方面亦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江苏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3.01%15-64岁人口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89%6调查的497份有效样本中,14岁以下的用户占1.3%65岁以上用户占1.5%(表1),两类入馆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全省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另外,农民用户在入馆的各类职业比例中比重极低,仅占0.2%(表1)。

这三类群体使用中心图书馆占比较低,与中心图书馆对其服务提供方面有所欠缺有关,大致可归于以下几种:首先,对于12岁以下用户,调研图书馆中除江阴图书馆设置了儿童绘本馆(可供05岁及以上的幼儿及少儿亲子阅读或借阅),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无锡图书馆、宜兴图书馆均没有开设针对05岁低幼龄儿童的借阅服务;部分图书馆还不允许成年人进入为6岁以上儿童开设的少儿借阅室,这为中心图书馆亲子阅读、成人代为选书等方面设置了障碍。其次,对于61岁以上用户,所调研的中心图书馆同样没有具针对性的老年阅读室,我国多数公共图书馆将老年人笼统地归入成人读者范围,实则老年人的阅读爱好、习惯、方式、生理心理特点等和中青年均有很大的差别,理应区别对待。美国的图书馆在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了对老年人公共图书服务的关注,国内亦有较多文献已提出公共图书馆对老年人的针对性服务内容及方式。以上两类用户均不适合长时间或远距离活动,对于此类用户,上文中提到的图书馆服务半径需要由1小时步行或公交范围,缩短到半小时甚至更短,这两类用户应是分馆或社区图书馆的主要受众。最后,中心图书馆的农民用户表现为少量居住于城郊的农民及外来务工的农民工。由于中心图书馆的地理位置居于城市中心区,城郊农民往往不倾向于使用中心图书馆。而对于农民工,一方面他们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下班后已筋疲力尽,无心看书;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及农民工的书籍及读书活动甚少,农民工极少使用中心图书馆。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早已是一支不可轻视的社会力量,缺少对其针对性的服务及活动,造成了该类职业群体在中心图书馆的“缺失”。

这三类群体在中心图书馆的低入馆率说明了中心图书馆在……不具备比较优势这三方面无法提供“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虽然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度可以将服务延伸至用户身边,改善远距离用户不便使用图书馆问题,但中心图书馆作为区域图书馆体系的核心,需要在区域形成“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起引导作用。中心图书馆可以通过对这些特殊群体改善服务内容,提供入馆便利,可以在培养特殊群体阅读兴趣上发挥作用。

三、对策

    中心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能保障提供读者借阅服务的基础文献,将市县馆资源流通配置到街镇分馆、社区乡村网点;中心图书馆规范健全的管理及服务能为分馆、流动站或流动汽车、社区图书馆所借鉴或共享;中心图书馆较充足的建设及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会激发更多的先进理念,发挥引领作用。中心图书馆作为区域公共图书馆体系的核心,其环境、设备、理念、服务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中心图书馆可以利用总分馆体系将其比较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突出文献优势,提高中心图书馆使用效率

201512月江苏省人大审议通过的《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进一步提出“推进县(市、区)公共图书馆与基层公共阅读服务场所之间通借通还,逐步实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与各类阅读设备终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这是对图书馆体系建设及图书馆与新媒体融合提出的实践和要求。

首先,中心图书馆作为区域图书馆的信息中心、网络中心、业务中心、人才中心,应发挥其引领区域图书馆发展、培养区域民众阅读习惯的作用。丰富到馆交通资源,缩短到馆交通时间,提高到达中心图书馆的便利性和开放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中心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高中心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其次,采用多媒体方式应对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媒体对图书馆的冲击,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公众的文化需求。目前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已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数字资源,而可供网上查阅的文献信息还是十分有限。要发挥中心图书馆的馆藏优势和地方图书馆的特色优势,需要建立图书馆电子平台、试读平台,对部分经授权的限制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馆外授权等方式实现远程查阅,对于价格较高、副本较少的书籍,图书馆可以根据上一年书籍预约情况的数据来确定下一年书籍是否外借或仅供馆内阅览,将许多借阅率极低的限制资源开放外借,提高借阅效率,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最后,利用总分馆制下的通借通还网点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快递送书的方式,实现网上借还书,进一步为民众借书还书提供便利。2014年下半年,苏州图书馆率先推出了图书APP“书香苏州 在通借通还基础上,由图书馆投递到分馆或网借服务点用户自取的方式,实现了全国领先的网上借阅 社区投递服务项目72015年开始了网上借书、快递送书的尝试,由读者出资邮费到付的方式快递送书。8目前的网络借还书还只是针对持有区域“一卡通”图书证或本图书馆证的民众开放。网络借还书可以进一步尝试向外地市民开放,只需图书馆设置网上注册办证窗口,外地用户采取网银支付押金,实现书籍网络借还、社区或快递投递。

(二)引导社区图书馆建设,提供具针对性服务  

总分馆制下从中心馆到社区馆的区域图书馆网络应该能够较好地满足民众对公共开放性图书馆服务及私性图书馆服务的需求。通过网络借书、社区投递能较方便地获取书籍,满足远距离民众对公共私性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但由于中心图书馆的可接近性问题,仅建立宽泛的社区图书馆无法满足远距离民众对公共开放性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在省、市、县拥有一家以馆藏、设备、技术、人员力量最雄厚、最集中并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心图书馆外,应根据不同社区的情况,建立服务于不同需求的文化休闲图书馆、自修图书馆、亲子图书馆等社区图书馆。一方面,社区图书馆作为总馆的社区服务网点,能为居民提供较大便利;另一方面,提供具针对性的社区图书馆,能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这样才能提供快捷便利、高效利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已逐渐将公共图书馆从市中心馆延伸至区、街道、社区,但社区图书馆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建设水平差距资源利用率低、员工素质不高等。对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可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提供以人为本的针对性服务。

中心图书馆、分馆应更多地发挥资料查阅、读书指导作用,主要服务于省(市、县)学术型和研究型读者的科研需求,普通民众的荐阅需求、盲人的特殊需求等;社区图书馆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应发挥图书借阅、文化休闲的作用,主要面向普通型读者及一些特殊群体,如6岁以下幼儿、712岁少儿,60岁以上长者等。随着网络电子资源的丰富及便利可得,流动图书车的诸如书籍检索、影音资料、派送等服务均可由其他形式替代。

(三)组织图书馆活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

目前民众到中心图书馆的主要目的为借阅书籍,而到馆教育孩子、娱乐休闲、参加公益等比例均偏低(见表4)。中心图书馆作为引导全民阅读的核心,可以各种民众喜爱的活动形式吸引民众到馆育儿、休闲、公益,并将这些活动延伸至分馆、社区图书馆。引导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读书活动、文化体验、公益讲座,提供具针对性的服务,保障公共图书馆的垂直公平性。在寒暑假可开展针对幼儿或少儿的读书活动,工作日可开展针对老年人的荐阅活动,周末休息日可开展针对亲子阅读或人文社科类讲座,针对农民、农名工的科技讲座、电脑培训等。

公共图书馆均已实现对6岁以上的少儿开放,但不同年龄段少儿读者的阅读水平具有较大差异,在选书看书方面有时仍需要家长引导,少儿借阅室亦可增设亲子阅读区。学龄前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及幼儿父母所重视,学龄前阅读兴趣的培养会为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中心图书馆作为肩负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培养全民阅读习惯的领路人,更应在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中心图书馆应针对学龄前幼儿专设绘本图书室,定期举办针对幼儿对亲子读书活动,并将这类活动和绘本图书延伸到区域图书馆体系的末端。另外,开设老年助读中心、工地图书流通站、开展农民工文化节等也利于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参与到阅读中来。

参考文献:

[1] 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2.

[2] 肖焕忠.深圳图书馆之城总分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59-62.

[3] 罗雪明.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可持续发展[J]. 图书馆论坛,2010(6):20-33.

4] 王前,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研究:经验借鉴与框架建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5):53-59.

5] 李慧敏.《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评述[J].图书馆论坛,2010(4):132-135.

6]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OL). http://www.jssb.gov.cn/tjxxgk/tjsj/pcsj/201505/t20150515_260845.html.2011.4.30

7] 张丫.公共图书通借通还,难不难?(N). 《姑苏晚报》,2015.8.11

8] 张新彤.《温州图书馆或推新服务:网站下订单 快递送货上门》(N).《温州都市报》,2014.5.3

关于研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13 中山研友工作室 ZZSS8.COM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3
  • 物理类核心期刊投稿邮箱网址
  • 研究成果的运用研究的认识与体会
  • 电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足部慢性溃疡护理
  • 基于SPOC平台的问题牵引式教学法在
  • 医学期刊投稿邮箱收集(有效大全最新)
  • 腰硬联合麻醉用羟乙基淀粉扩容与用复方
  • 医学期刊投稿邮箱收集
  • 睾丸鞘膜切除翻转术中缓慢放出睾丸鞘膜